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10章 神奇的矿石(2 / 2)

“使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就叫化肥。”

大家看过袁耀编写的《少儿科学读本》,知道什么叫化学方法。

陆尚道:“这种化肥有什么作用?”

“钙镁磷钾复合肥能让农作物获得良好的抗寒、抗旱、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,加速成熟,改善瓜果蔬菜的品质,增加产量。对豆类作物和瓜类作物效果尤其明显,也可用于稻田。每亩施用十斤(2.5公斤),至少能增产一石以上。”

“哇,增产这么多?”除了周瑜、鲁肃等人见怪不怪之外,其余人等听了无不目瞪口呆。

昨晚他们听陆尚介绍,浚遒县已有不少农户得到培训,今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稻田采用袁耀的新水稻技术种植。如果再加上使用化肥,亩产再增一石以上,那就将近七石了,这是过去想象不到的产量。

数学家徐岳立刻计算道:“如今天下至少有五亿亩耕地,仅以豆类、瓜类和水稻需求计算,仅荆扬两州每年至少有两千万亩需要施肥,共需两亿斤,每斤只需两三钱,就能上交数千万赋税。”

陆尚问道:“年产五万吨,这里可以开采多少年?”

“这座山头有数百万吨储量,可以开采近百年。此外,土山西南一带山中,几乎所有山上都有磷矿石,总计数千万吨,即便供应整个天下,开采数百年也没有问题。”

陆尚又问道:“那白云石和钾长石去哪里找?”

“我在八公山开采煤矿时,探到八公山东南麓距离煤场不远的地方有钾长石矿床(八公山孔家山钾长石矿),近来又往来巢湖数次,发现在在巢湖东部山中到处有白云石。这次离开寿春前,我已命管家苏群帮我开采八公山钾长石,只需数日后再去开采巢湖白云石,一起运到浚遒县,便可生产化肥。”

陆尚大喜,对县兵叫道:“快,五人一组,上山探矿!”

数百名浚遒县兵以伍为单位一齐上山挖坑,袁耀等人则趁着这个机会到浮槎山中打猎游玩。下午众人拿着各种各样猎物下山回来,士兵们已经挖出了上百个矿坑,大部分都在两米左右浅层地表挖出了矿石,果然是一处容易开采的露天矿山。

袁耀让士兵们把所有矿石运回县城,当晚众人欢饮达旦。次日陆尚找来大批工人,袁耀教他们将矿石破碎后分辨矿石,这些矿石有黄色、蓝色、绿色、紫色、粉红色等各种颜色。如果发现纯度很高的矿石,可以另外分拣出来打磨成宝石,价值更大。

连续三日,陆尚不断从土山挖出矿石,袁耀连续指导矿工分拣矿石,直到他们熟练掌握。

接着,袁耀又带上众人坐船来到巢湖东端,顺着柘皋河上溯五公里,在河边有两座矮山青苔山和五顶山,两山连绵两三公里,袁耀告诉陆尚,这两座山上全是白云石。

陆尚大喜过望。这里临河,挖出矿石之后,直接就可以装船运到浚遒。他当然不知道,正因这里运输方便,所以袁耀才找这个矿点开采,这两三公里长的矿区,足够开采数百年了。

袁耀给陆尚画了煅烧矿石的高炉,让他负责监造,袁耀和刘晔也会抽时间到浚遒县检查指导,争取一个月内把巢湖化肥公司建成投产。

顾雍见到浚遒县只需成立一家公司就能免掉全县百姓六七成赋税,便缠着袁耀也到合肥县去帮他探矿。

“顾县长,实在对不住啊。这段时间以来,我多次往返合肥,每次都仔细观察,但是都没发现有值得开发的矿产,如果有,我怎么会放过它。”

顾雍听了深感失望,但也只好接受残酷现实。

为了安慰顾雍受伤的心灵,袁耀决定把化肥销售市场定在合肥县,毕竟合肥县是交通枢纽。如此一来,合肥县可以收取交易税,加上四方商旅往来,财政收入也会因此得到改善。

常言道,百闻不如一见。同来的诸葛瑾、焦仲卿、羊秘、徐岳、袁忠等人都听说过袁耀的种种传奇,如今是第一次见到袁耀探矿的神奇本领,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,在他面前突然间变成神奇的矿石,能发生奇妙的作用,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

二月中旬,袁耀回到新港,劳模刘晔见到这么多心帮手,高兴得手舞足蹈,连续数日带领众人参观新港,众人无不被新港欣欣向荣的气象所震撼。

东汉兴平元年(194年),注定是一个丰收年。

就连袁耀也喜获丰收:刚到新港就发现,冯幂和杜馨同时有了三个月身孕。由于袁耀说过他的孩子没有嫡庶之分,如今两人都在暗中较劲,想让孩子早点出生成为滚滚集团的小太子。三国矿业大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