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7章





  偷看了一眼沈芜,不由怀疑主子的审美。

  太堪忧了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

  第20章 理想和馒头都要有

  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  得知去接人的老张没接到人,说是病了,要告假,陈小粥命燕娘带王妈妈并一些补品去探望沈芜,等二人回来时已是午时。

  陈记总店后头的养鹤堂,明姑正在后堂里布饭。

  后堂与前堂背对背,朝北,北面要比沈芜见着的南面小庭园大上许多,十来尺见方的一块平台,用裁切不规则的青石板铺就,边上种了三棵足有腰粗的香樟树,树下摆了两只大缸,缸中养莲,如今郁郁葱葱,大如圆盘,甚是可爱。

  后堂六扇窗,四扇门都装了防虫的茜纱,微风徐徐入内。

  在这里吃饭,堪称享受。

  陈小粥正入座,燕娘同王妈妈被引进来复命。

  听燕娘说了几句沈芜的情况,就让她下去歇着了,只叫王妈妈继续待着,并请她一同入座用饭。

  王妈妈不敢不从,搭着下首的团凳挨着坐了,明姑从小丫头手中接过餐具,与她摆上。王妈妈忙道:“不敢劳烦姑娘。”故作推辞。

  等她定下来,吃了一碗绿豆汤,陈小粥才问道:“沈姑娘真病了?”

  王妈妈忙放下碗,擦了嘴,回道:“真的病了,丰益堂的大夫把的脉熬的药,是风寒,说明日就能好。”

  陈小粥轻笑,昨日两人相谈不算欢愉,但也不至于让她郁结,如何轻易就病了。

  “那她自己怎么说?”

  王妈妈知是问带过去的话,她怎么答的,说道:“她说她料理好秀水村并入渔利口的事就搬到镇上来,并请二小姐安排一间陈记的房屋给她和她兄弟居住,说是为了节省房租。”

  在鲁镇租住一处四合院一月至少得花六七百文,她想省房租也合理。

  只是“秀水村要并入渔利口?”陈小粥秀眉微颦。

  王妈妈道:“昨日沈姑娘就是去秀水村接人,赶了一夜山路,又淋了一夜的雨,才染上风寒的。”她并不知道二小姐与沈芜有些龃龉,所以答的也真切,“她还说今早本想撑着来的,只是她声音嘶哑难听,又怕将风寒过给二小姐,所以不如休息好了再来。她说的也在理,二小姐也该当心自己的身子。”

  陈小粥:“倒还懂些道理。”

  话虽如此说,她的心思却在别处。

  秀水村如何从一个百来口人的世外桃源,到如今只剩二十八口的残破小村,这事儿的来龙去脉,其中是非曲折,她再清楚不过。

  因此秀水村并入渔利口,光户籍迁入一事就前路阻碍重重,更不要提房舍田地安置,哪儿是三两天就能办好的?若是不遇阻,照着章程办,也要两三个月才能办成,然而这事儿没人想让它成,县衙摆明了是想让秀水村永远消失,怎么还会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。

  沈芜只是一介佃农,无依无靠无背景无权势,却想要与县衙对着干,偏要给秀水村遗民一个立锥之地。

  陈小粥目光越发幽冷,谁给她的胆子?

  是觉攀上了她陈小粥,就能为所欲为了吗?

  竟还说要将这件事办了再顺从她的意思搬来镇上,这是在拿捏她?

  陈小粥频频蹙眉,疑虑重重:“她真不知情?”

  若是问旁人,必然不知她在问什么,但王妈妈却是知道的,她斟酌着说道:“天子赐婚,这等大事唯有您这般尊贵的贵人才能知晓,她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姑怎会知道。再者大小姐养在深闺,从不露面,别说府外的贩夫走卒,就是府内外院的仆从也都从未见过。她又不是神仙开了天眼,她怎么会想到?定然是真不知情的。”

  合情合理。

  如此陈小粥更想不通了,沈芜若不是料定自己对她不可或缺,为何每每都能掐住要害,提出一些要求,迫使她不得不应了她呢?

  这村姑,并不若她们想象的那般简单。

  陈小粥:“她果真是农户?为何又在年前傻病好了?”

  沈芜家中人员简单,祖上也从未有入仕之人,查起来并不费事,王妈妈肯定道:“她家三代都是佃户,祖祖辈辈种田耕地为生。至于傻病好了,想来是她爹娘那记蒙汗药没轻没重的,歪打正着给她医好了。”

  陈小粥也不想相信,却见王妈妈也没有新的说辞,无奈道:“就且当她都是歪打正着吧。你还是继续查,不管多普通多不起眼的都要告诉我。”

  王妈妈连连应了。

  也不等饭吃完,陈小粥立时起身去了西厢,写了一张纸条,让明姑递给县衙。

  “此事解决了,叫她快些动身搬来,免得夜长梦多。”她净了手才又重新入坐,“婚期就在今秋,等过了这些时日,一切不可逆转,我才真能放下心。”

  王妈妈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让她不要过于忧虑,陪着吃了几口,便告罪退下了。

  等王妈妈走了,她才接着慢条斯理地吃了一口鸭肉酸笋汤,却没吃第二口,姿态优雅地放下勺子和碗,用帕子擦净嘴,饮茶漱口,这才算用过了午饭。

  其实即使沈芜不提,她也会安排她住进养鹤堂。

  如此安排,才能让她学吃饭学睡觉学怎么御下,才能盯着她做好闺仪不出错。

  以后嫁过去,不至于太快被揭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