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十章国贸大楼(1 / 2)





  王芸站在屋门旁看着自己的儿子,她遇事有定气,之前许梅跟他说了,荔枝节那阵,许秀冰带来了一个男战友,很好的一个年青人,看样子秀冰很喜欢那个人,而不是她的怀德。

  王芸知道这个事情之后,惊讶的无以复加。

  她旋即陷入了纷繁的思绪中。

  他的儿子和秀冰难不成就从来没有来往过吗,还是许秀冰一开始就拒绝了怀德。

  这怎么可能,怀德何其优秀。

  跟孩子他爸说这件事的时候,老黄震惊的把书掉在了地上,沉默了很久,才重新拾起来。

  那么,张霞呢,张霞是谁?

  王芸很想好好问问,但每次看到儿子憔悴的神色,忧郁的眉眼,就失去了问询的勇气。

  她看的出,儿子一定是经历了极大地创伤,她不想再造成刺激。

  想到这里,王芸又退回客厅。

  黄怀德看到了母亲,但没有理会,他知道,没什么可说的,越说,越痛苦。

  一层层的揭开伤疤,无助于愈合。

  他是医生,知道,若无良药,病痛难医。

  他的思绪越过时光,回到了两年前,那列开往深圳的火车。

  终于,下定了决心。

  他决定要问一问张霞,她和田宗生的婚期是什么时候!

  这一次,他没有用毛笔,而是打开蓝色的墨水瓶,拧开钢笔盖,吸了亮蓝色的墨水,看着那液体因柔质塑料的形变而吸入笔管的过程,心情畅快了些。

  他决定用这样的方式,告诉张霞,这件事,很着急,请她尽快答复。

  信笺是蓝色的起头,内容很简,“张霞同志,我想问一问,您和田宗生的婚期,是什么时候,我想为你们提前准备好礼物。”

  这样直白的冒昧问询,无疑是十分唐突的。

  或者,极其失礼的。

  但黄怀德顾不得那么多了。

  他迫切地需要这个答案,去解答另一个问题。

  把信投入邮筒之后,黄怀德如释重负,剩下的,是等待。

  国贸大楼的意向要追溯到1981年,特区的规划者们有了一个听起来大胆的的“想法”,建一座国内(大陆)最高的大楼,就建在外商进入国门的第一站,罗湖火车站附近,可以让外商直面中国特区改革的前沿。

  刚刚站起来的中国,想要向外显示自己的改革开放的形象,一栋摩天大楼能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。

  这才仅仅是深圳特区成立的第二年,现在看来,让人不得不佩服决策者气吞万里的革命豪情和改革胸怀。

  大厦的设计者参照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合和大厦,照搬来了旋转餐厅,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叫“璇宫”。国贸甚至设计了停机坪,今日仍属超前之举。

  国贸大厦被誉为“深圳经济特区的窗口”,更是“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”。

  楼内楼外有茸茸的碧草,各式盆景繁花错落有致,中庭连廊参差的挑台和拱形顶与大厦相得益彰。

  主体施工单位中建三局一公司,史无前例地大面积运用滑模技术,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。

  1982年11月1日,国贸大厦开工。

  田宗生看着忙碌的战士们,心潮澎湃。

  国贸大厦如果如期完工,将会是神州第一高楼,极具象征意义。

  大厦的基础坑施工,由基建工程兵负责,集中挖掘机、推土机日夜不停,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。

  田宗生对队伍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很满意,后续施工企业中建三局一公司的领导层也很满意,待广东省第二建筑公司完成挖孔桩施工任务后,很快就可以主体施工了。

  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,但是在一开始,非常不顺利。

  一天,他和杨龙来到国贸大厦楼前,看着浇筑层面成群的工人,焦急的忙碌着。

  两人为中建三局一公司捏了一把汗。

  杨龙在一旁说:“老田,我看这次玄乎了。”

  田宗生情绪低了些,他叹了口气,说:“这可是在深圳进行的国内第一次进行超高层施工,没有相当的施工经验,听说滑模施工连续3次失败了,深圳市基建办都下达了最后通牒,问他们到底行不行!”

  “闯路哪有那么容易的。”杨龙也叹了口气,“这可是边试边干,新技术,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
  “我相信他们能成功,中建三局的领导层这一次冒着极大的外汇风险采购国外设备,研究技术方案,改善施工工艺。改革者就需要这样大胆的尝试,否则还搞什么特区!”田宗生随后坚定的说。

  杨龙心有戚戚的说:“这是在拿中国第一高楼做实验,风险太大,弄砸了怎么办?”。

  “瞻前顾后,就不要来深圳,你忘了吗?”

  “对对对!”杨龙醒悟过来。

  他们来到深圳,可不是过来享乐的,而是为了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。

  为建设深圳而来。

  田宗生看着国贸的施工工地,他还听说了中建三局一公司一头扎进工地做实验、测数据。

  他们两个不知道,就在此时,中建三局一公司的一位领导在技术人员面前说:“今晚,第四次滑模施工,成不成,在此一举了。”

  第二天,田宗生收到消息,国贸大厦滑模施工成了!

  建筑速度达到3天一层,最快时是2天半一层,而且质量完全合格。

  在那个年代来说,中建三局一公司大胆研究新工艺,开发新技术,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大面积内外筒整体同步滑模的新工艺,创出了我国超高层建筑大面积滑模施工的新方法,主体标准层的施工周期从开始的7天一层,到31层时持续3天一层的空前高速度,震惊中外。

  这速度被特区人赞誉为"深圳速度"!

  在深圳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  国贸主楼封顶时,比预计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。

  当年工人从楼顶挂下两排大鞭炮,每排250米!响彻深圳河两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