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51章(2 / 2)


  直到脖子传来细微的刺痛,我才微微清醒:“易道。”

  “嗯……”他嘴里溢出轻轻的应答,依然像极度饥渴的人吸取甘露一样,用力吮||吸着我的血液。宽大手掌往下,按住了我缠在他腰间的两条腿,腰肢用力一挺,随即比脖子更火辣的刺痛从小|腹传来……

  痛极了,也快乐极了……

  于是我再次沉沦,在寂静黑暗的空间里与他尽情纠缠……

  168、第八章 ...

  笛音袅袅,清脆与柔和相应。宛如天籁,穿越梦境将熟睡的我唤醒。

  睁开眼睛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,餍足后的睡眠使人神清气爽。

  激烈的男女之事如同吸du,过程异常快乐,快乐到再往前一步就变成了痛苦,能将骨头和生命一并燃尽。燃烧过后腰酸背痛腿抽筋,但却异常期待着下次的燃烧,欲罢不能,就像白知秋对我一样。

  我的第一次在药物的作用下,迷迷糊糊被白知秋夺走的,之后一段地狱般的时间,白知秋对我使用了无数“特殊”手段。烙印般刻在骨子里的性记忆让我很难对别的男人“起火”,所以就算我的前男友大多很帅,就算我多想背叛白知秋,我没同别的男人发生过什么实质的事。即使曾被田野脱光衣服勾引,即使曾因墨九的美貌失神,那种荡漾也远远比不上白知秋带给我的刺激。

  简而言之,白知秋把我的身体改造成了他的专属之物。

  只有易道能让我在男女的事上摆脱白知秋的阴影,那次在宾馆我已品尝过易道的温柔。现在我拥有一具干净的,单纯的,羞涩的身体,更加体会了“温柔”的快乐。像一汪温泉,柔柔软软地浸润着五脏六腑,四肢甚至指尖,除去身上所有的疲惫,忘却了身上所有的屈辱记忆。然后泉水一波接着一波将意识推到顶点,星光般绽开,就算是第一次也美得让人想哭。感受过一次便再也无法割舍,宁愿永远沉醉在他温暖的怀抱。

  所以这阵子我一直赖在易道的温柔乡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。一有空就缠着他做|||爱做的事,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床上,日子幸福得连鼻涕泡都快美出来。

  易道则围着我打转。

  每天尽心尽力满足我的“需要”,体贴得像台永不疲倦的机器;

  忙着用美食喂饱我,基本不重样的早餐。蘑菇肉丁粥、小米粥、黑米粥、馒头、花卷换着样来;

  丰盛的正餐。山里没多少珍贵的食材,却难不住厨艺高超的易道。大米丢进灶头里煮得半熟,用簸箕滤掉米汤放进蒸子,当热气滚滚往上翻时就熟,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松软可口,粒粒分明。菜往往就地取材,蕨菜用开水抄一下去涩味,再用辣椒大火翻炒,又脆又香。新釆的蘑菇切成薄片,稍稍用清油一煎就散发出松油般的自然芳香。肥都都的松鸡拾掇干净,用净油炒干再放砂锅里一炖,汤汁金黄,鲜得舌头尖都能吞下去。山泉中抓到的鲤鱼开膛破肚,涂上作料,用竹节夹住放在火上烤熟,就成了最地道的竹香鱼……

  反正花执的身体弱不禁风需要滋补,我也就不客气敞开肚子大快朵颐,短短一个月胖了一圈。

  不光厨艺好,易道做家务的本事也一等一。在易道堂时家务就全由他包了,不用我和胖子沾手。现在住在荒郊野岭,他更将这项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  扛回十几颗竹子,劈竹子编窗户,修补屋顶和厨房墙壁,叮叮咚咚收拾一通,房子就不漏风了;

  又一箩一箩背回青石和泥沙,把屋里的泥巴地铺成了平坦的青石地。还从雁荡山的几间寺庙弄回几沓黄纸,用米汤熬成的浆糊将房子里面仔仔细细糊了一层,配上白色的底墙就成了咖啡色,倒挺有点小资的味道;

  他甚至还替我补好了撕坏的裙子,针脚平整细密,绣技堪比顶级的苏州绣娘。

  魔镜魔镜告诉我,世界上最适合做老公的好男人是谁?

  是易道是易道。

  翻身下床,床边已准备好热水,梳子。衣衫被易道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,衣衫中间还夹着一个淡香的兰花花囊。

  我穿好衣服出门,看见易道刚除尽了院落里的蕨苔,正坐在蕨苔堆上,手里拿着支青竹笛淡淡地吹着。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,修长的指头优雅地起落。米色的对褂,映衬在嵯峨黛绿烟雨朦胧的群山间就像幅泼墨淡彩的水墨画,说不尽的写意恬淡。

  此人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见,一时间我看得痴了。

  “饿了吗?”放下笛子,他问。

  回过神,我笑盈盈地跑过去,爬到松软的蕨苔堆上。揽住他的脖子,头靠在他的肩膀上:“易道,你吹得真好。”

  “我更擅长,琴。”

  记得上回他替云英修过琴。

  “你能看懂乐谱吗?”

  他摇摇头。

  “你能看懂古乐谱吗?”

  他点了点头。

  一下子来了精神,每天光做|||爱吃食太单调,也得来点调味料才行。

  “易道,我教你一首曲子,你吹给我听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

  于是我将卡门的曲谱换成工尺谱,在手掌比划着,一句句讲给他。他记得很快,曲调听过一次就能流畅地吹出来,简直是个音乐天才,这让我佩服不已。不仅如此,他对音乐的见解也非常独到,不断指出我改编曲谱中的短处。

  认识他这么久我怎么就没试过更深入了解他呢?朋友易得,知音难觅,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
  我们边讨论边改,聊曲子,聊各种乐器,聊中国新艺术音乐……

  一直聊到大中午,他问:“我去做饭。”

  意犹未尽,我摇摇头:“你先把咱编的曲子吹一遍。”

  “吃过饭,再听。”

  “不,我就要现在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