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51节(1 / 2)





  大伯母上门跪求张父张母,如此荒诞的想法,张父张母能同意才是脑壳有坑好吧,只是令张父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,在大伯母之后,张祖父竟然也上门来以孝道给他们家施压。

  张父不懂,若父亲执著的是功名,如今明儿明明也能考出来,为什么父亲就只看得到大哥一家,他想不通,便也这么问了,“阿耶,你为何如此偏心,明儿也能科举啊!也能光宗耀祖啊!”

  而他得到的答案,却是让他彻底的对这个父亲心灰意冷了,“汝已过继于你堂伯,明儿光耀的,自不是吾之门庭!”

  张父听得此言,不敢置信之余,胸中大恸,他如何也未想到,父亲竟当真将他看做了两家人。

  此时终于看不下去的张方明上前扶起了父亲,直视张祖父,言道,“叔公此言差矣,若当真让宇哥顶了吾之身份,若真有光耀之日,又与叔公的门庭有何关联?!”

  “放肆!小子安敢如此不孝!”

  第274章

  胤祥看到这里, 简直要被这张老头的偏心无耻给气毛了,都把儿子给过继出去了,还想摆什么父亲的威风?!再则,同样都是孙子, 同样都有学识, 张方明考上功名的可能性还比那张方宇要高, 凭什么就要给张方宇让位!

  这明显就是没将张父一家当成是自己的家人啊!所以对于张大伯一家就尽是对家人的维护, 而对张父一家则如对外人般的冰冷, 可能还不如外人呢。

  而最无耻的是, 他自身明明是这么个无情又不慈的态度,怎么欺压起张父一家来,还能如此的理直气壮!

  这都过继出去了, 谈不上什么父要子孝了,还这样呢,这要是没过继, 像张父原先想的那样只分家,对于张老头这般无理的要求, 张方明一家恐怕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!

  因而, 在气恼之余, 胤祥也在庆幸, 幸好是过继出去了。

  而之后,张方明给这可恶老头的没脸,也着实看得胤祥心情舒爽。

  “叔公怕不是忘了,如今我父乃汝之三堂兄之子,既荣光都照不到汝之门庭处, 又如何好愚孝于您跟前呢!家门贫寒, 实不好委屈了叔公贵足踏陋地, 叔公还是请回吧!”

  胤祥爽兮兮的品味了一番张方明的这番话,虽他也没说什么很冲的话,但面对曾经的祖父,虽此祖父无德,但张方明这个驳话的火候,其实是刚刚好的,还有那句贵足踏陋地,说的实在是有些意趣。

  至于这段话中的‘愚孝’二字,胤祥理解了一下,应该不是他们平时理解的那种解读,大概是愚笨、笨拙,类似于献丑的意思吧。

  这种一字多意的行文形式,在文言文中也是常见的,所以林仙仙在这里用愚孝两字,在胤禛和胤祥看来,并不是一个错点。

  而之后,见张父一家如何说也不肯同意,娘家是屠户起家的大伯母竟是对张家三口起了杀心。

  而令胤祥没有想到的是,阻止这件事的,竟然是此事的受益者——张方宇。

  “我儿安心,阿娘必叫你如愿以偿!”张方宇看到在院子里磨刀的母亲时,她如此说道。

  张方宇看清了母亲脸上的狠厉,再想想近日家中闹着的事情,心中便有了些不祥的猜测。

  张方宇小的时候,和张方明的感情其实是很好的,知道弟弟不能读书的时候,他也曾为弟弟不平过,但他年岁太小,辈分又低,终究改变不了什么。

  因为觉得对不起弟弟,他对张方明总是有些刻意回避的意思,渐渐地,两兄弟的感情也就淡了。

  之后张方明的学问后来居上,张方宇还曾不是滋味过,此番他因此案落马,日后不能再考功名,说实话,他是有些摆脱了负累的轻松之感的,因为他并不擅长读书,也并不喜欢读书。

  母亲和祖父去二叔家闹,张方宇事先并不知情,二叔家拒绝了这个提议,说实话,听到这个答复的时候,张方宇是松了一口气的,以为此事便就此了结了。

  却是没想到,竟在院子中看到了磨起了杀猪刀的母亲,他们家的猪早在庆祝他院试榜上有名时,便已经宰了,此时磨刀,母亲又说了那样的一句话,自然叫张方宇无法不多想了。

  一时间,张方宇其实是有些乱了方寸的,他勉强稳了稳情绪后,先是劝阻了磨刀的娘亲,又与她坦言自己并不想继续科举的心情,一阵好说歹说赌咒发誓,终是让他娘放下了屠刀,抱着他大哭了起来。“我苦命的孩儿啊!”

  张方宇安抚好了母亲后,想想还是不放心,便去找了张方明,叫他们一家最好尽快搬走,不然恐有杀身之祸。他自然不会说是他亲娘想杀他们,但话到此处也是够了。

  张方明看了一眼这个性情被养得有些天真了的堂兄,终是拍了拍他的肩膀,领了他的这份情,与张父张母收拾了些东西,即刻动身,搬去了县里早就准备好要搬去的独门小院。

  张方明知道,此事最是怠慢不得,别管宇哥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,他们晚一刻搬走,许是就要多一刻的危险,因此,只叫父母带了贵重好拿的东西,其他的大件,其实他们早先就已经搬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,也不过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,张母为人仔细,不舍得扔,还想收拾一翻全给带走,却是直接被张父和张方明父子两个给一同架走了。

  看到这里,胤祥也是被书中张方宇形象的反转给意外到了,原以为这个张方宇会是个奸恶之徒,却未料却只是个虽犯过糊涂但品性还算良善的少年人。

  这让胤祥心中对他潜在的反感,逐渐缓和成了一种甚至是带着些好感的惋惜心情,惋惜宇明两兄弟,终究只能陌路。

  至于张大伯母磨刀想杀张方明三口的事,胤祥虽也没想到,但并不感觉牵强,毕竟大唐初期民风彪悍嘛,到宋时,水浒里还有个做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呢,可见女子狠起来要杀人,也没什么好稀奇的。

  总之,张方宇示警的这段剧情,看得胤祥挺有回甘感的,他一边回味着这种感觉,一边继续往下看。

  由于此次院试的考题提前泄露,本次院试的成绩作废,张方明所在州府将重新举办一次院试,由皇上派遣的黜置使房玄龄亲自主考。

  这对于张方明来说,无疑是一个好消息,因为他之前的那两个连保人,都在被房黜置使放过一马之列,所以他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。

  而胤祥,一想到房相要给张方明亲自主考,想到二人或许会有什么交集,心中对于后面的情节便是又期待又激动。

  胤祥按捺着这股子期待,刚想继续往下看,耳边就听到了苏培盛那奴才低声禀报的声音,“爷,到用晚膳的时候了,您看……”苏培盛想问的是,主子爷是想去林主子那用,还是就在前院用,但其实,答案他心里也是有底的,毕竟十三爷还在这坐着呢,实在是没有将客人扔在这里,主子爷自己去后院陪林主子用膳的道理。

  胤祥抬起头看向了胤禛,就见他放下了笔,揉了揉手腕,一边起身一边视线不离公文的对苏培盛吩咐道,“那就布膳吧。”

  胤祥见此,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舍,但也放下了手中的话本,两兄弟净了手,走到用餐的客室中一看,胤禛挑了挑眉,“今儿准备的锅子?”胤禛的伙食一向是跟着林仙仙走的,所以他这一问,其实也相当于是在问,汀兰院晚上点了锅子?

  “是,林主子说天凉了,吃点热乎的暖暖身。”苏培盛躬身回答。

  胤禛想想今日明显有些凉下来的天气,点了点头,看着铜锅中,那翻着花的汤水,感觉早晨被凉气激出的那几个冷颤,都要被那热腾腾的热气给抚平了,再加上鼻尖萦绕着的骨头汤的味道,正是还没吃,整个人便先舒适了三分。

  胤祥的感觉大抵也是如此,两人围炉而坐,热乎乎的涮羊肉一入口,当即便叫两人不约而同的都有了一种毛孔舒展、后脑蒸腾的享受感觉。

  以至于两人开餐后,都没顾上说话,先造下去了五六盘肉,这才些微满足的腾出了嘴来。

  吃得畅怀了的胤祥,见桌子上竟然没有酒,这般美味当下,怎么能少了酒呢,豪迈的性格上来,他看向苏培盛,一点不见外的嗔他,“你这奴才,怎的如此没有眼色,这般好宴,怎能无酒,还不快快备些好酒上来助兴!”

  这……,苏培盛一边躬身,一边将请示的眼神瞄向了胤禛。

  胤禛的脸微不可见的僵了一下,随即对苏培盛挥手,“去给十三爷取壶好酒来!”又转头谆谆对胤祥嘱咐道,“饮酒伤身,你身体未愈,少喝一些过过嘴瘾也就罢了,可切莫要贪杯了。”